“绿色学校”创建规划
日期:2018-06-26 00:00:00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272

 为贯彻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文明素养和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知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行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制订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

“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党和国家把环境保护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是解决环境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和手段。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因此积极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将环境教育普及深化下去,将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推进我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程。

二、创建目标

 1、引导师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和法律知识。

 2、逐步培养师生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树立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

 3、教育师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关心校园环境做起,积极参与环保。

 4、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校园建设。

 5、争创“常州市绿色学校”。

三、创建措施

 1.环境建设

 致力营造清新洁净、催人奋进、洋溢着绿色希望的校园氛围。

 1.1、可绿化地均得到绿化,无折枝毁木迹象。

 1.2、“教育基地”要具备“二有”:有提供环境教育的活动基地;有供学生实验操作用的仪器齐备的实验室。

 1.3、卫生状况优良,做到:校园净化,教室整洁,饭堂符合卫生标准,厕所干净,无臭味,无卫生死角。

 1.4、污染得以控制:污染源为沟渠、烟囱、垃圾桶、噪声等。

 2.行政管理

 2.1、领导重视。做到:

 2.1.1 有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职责落实(见附表 )

 2.1.2 把环境教育内容列入“学校规划”和“工作计划”中。

 2.1.3 有检查、督促措施,年终有总结。

 2.2、资料齐全

包括环境教育文件、计划总结、论文、教材、教案、录像以及单位订阅两份以上环境教育报纸、杂志等。

 2.3、宣传教育。做到:

 2.3.1 学校有环境教育宣传栏,各班有包括环境教育内容的宣传墙报。

 2.3.2 校园有环境教育宣传标语,广播站、阅览室有环报宣传内容。

 2.3.3 植树节、爱鸟周、环境日等有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两次以上。

 4、环境培训

 广大教师每年参加1-2次环境教育及环保培训的学习活动。

 3、教育过程

致力抓好“教育过程”这一关键环节,确保创建目标如期实现。

3.1、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现有教材(重点科目为政治、化学、地理、生物)作为环境教育的基本载体,进行课堂渗透。

要求:

3.1.1 上述四个学科在计划、教案上有所体现;

3.1.2 渗透内容正确、结合贴切,并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3.1.3 各科有不少于一次环境教育研讨课。

3.2、 把环境教育列入班会课程,每学期不少于两次环境教育专题班会(在“班主任工作手册”和“”讲座资料“体现。)

3.3、 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课时安排和教师。

3.4、 开展环保小组活动。

3.5、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3.5.1 组织学生动手参与”三化“校园劳动;

3.5.2 让学生动手搜集信息,整理资料;

3.5.3 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环保宣传、调查、监督活动,力求取得一定效果;

3.5.4 学生参与环保教育活动的普及率在95%以上。

3.6、团队有以环保内容的专题教育,把环境教育与团队活动紧密结合。做到:

3.6.1 有活动方案,有团队工作计划和总结;(班主任工作计划中要体现团队的活动安排——环保工作。)

3.6.2 ”6.5“世界环境日要有全校性主题宣传活动;

3.6.3 有专题活动方案、活动形式和效果。

4、 教育效果。

要着力在如下三方面体现良好的环境教育效果:

4.1、环境意识方面

在教材和实际的结合上,政治、化学、地理、生物四个学科的任教老师和学生要通过问卷测试(评分标准详见”自评表“)

4.2、环保行动方面

通过环境教育,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让学生的环境意识和校园的环境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树立良好的环保行为规范。做到:无吸烟、无乱丢、乱吐、乱写、乱画行为,不高声喧哗、不损坏树木花草、不浪费资源。

4.3、教育成果方面

学校和教师要有环境教育的论文、总结、经验和优秀教案,鼓励教师以上述作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或向报刊杂志社投稿;为学校争光。

鼓励并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环保活动的征文、科技制作、文艺表演、书画等有关比赛,为创建绿色学校作贡献。


核发:0 点击数:272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